六房媽過爐遶境是雲林地方的大事,六房媽祖過爐日子大約是每年農曆4月,
由斗六市、虎尾鎮、斗南鎮、大埤鄉、土庫鎮5個鄉鎮市,
分成大北勢股、過溪股、斗南股、五間厝股、土庫股的五股,
由這五處鄉鎮市境內36個庄頭依照固定輪值順序於每年農曆4月間輪流供奉,
每個村莊輪值時間都不一樣,
我們家這個村莊大概是20年才輪到一次,有的村莊要60年才輪到,
高二期中考前正好輪到我們家隔壁村庄,我們這個村莊也要辦桌,
聽到鞭炮聲就丟下書跑到外面去看熱鬧,
這天家家戶戶會在家門前擺上素果等待六房媽的經過,
在旁邊會擺著橘色大桶,裡面注入清水放入冰塊及飲料,
有些人會提供熱食,以供遶境的人員食用,
畢竟遶境人員要一直跟著遶境到晚上11、12點左右,需要補充能量,
大二左右剛好輪到我們家的村莊,
這次我邀請了2位外國朋友來家裡參與盛會,
大約在中午時到味全那邊迎接六房媽祖鑾轎,
一直到晚上12點跟著正媽鑾轎到臨時紅壇,
在我們家村莊這一年好好的瞭解了在地宗教文化,
六房媽過爐遶境文化由文化部文資局於106年09月21日公告為國家重要民俗。
在六房媽過爐到下一處的前一晚不會關廟門,通宵一整夜,
許多陣頭陸續抵達紅壇,整晚聽鞭炮睡著的,
這天我凌晨3點就到紅壇一探究竟,
遶境隊伍由四大將公擔任開路先峰,大約5點左右就會先出發,
隨後6點多左右各股陣頭或信眾依照輪值先後順序緊跟在後。
在過爐日出發起駕前1小時,
新舊值年爐主辦理各項事物移交,神轎與信眾自舊紅壇出發,前往值年股新建紅壇。
紅壇就是神祇臨時安座供信眾祭拜的地方,
除了使用臨時建材、沒有傳統廟宇的裝飾藝術外,其他配置大致上和一般廟宇雷同,
因六房媽過爐為封閉性宗教活動,紅壇的祭祀儀式保留臺灣許多傳統古禮,
六房媽過爐遶境活動中的「分旗腳」,
是輪值供奉六房媽的輪值股信眾不需參加過爐遶境,
但要準備食物、點心和飲水,款待其他4股辛苦遶境的人員,
當參與遶境的隊伍走完全程後,
輪值股的鄰里長會帶領被分配到其村莊接受款待的其他股下人員前往用餐,稱為「接頭旗」,
在大三時跟著家裡附近的陣頭乘車遶境就有參與到這個活動。
六房媽祖輪到我們村莊這一年,暑假幾乎每個周末都會跟著爸媽去當志工,
近距離觀察紅壇紅龜粿的製作,都是手工製作,難怪吃起來那麼Q~
接下來2021年即將要到五間厝股的下埤頭,過爐遶境的日子也訂下了,
即將在國曆5月22日星期六舉辦,今年剛好辦在星期六,還有星期日可以休息,
早上6:30會從土庫鳴砲啟程歡迎共襄盛舉~